全产品线火力全开,更大负载强势升级,珞石机器人客户服务能力迈向新高度
公司动态 2023/07/14

汽车产业链的新旧转化正快速进行,近年来,国产汽车产业链上的生产制造厂家为了提高综合生产效率,抢抓全球汽车产业链升级红利,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上下料、光伏面板和锂电池大负载搬运、底盘焊接等工艺场景,对机器人的可靠性、负载能力、臂展、速度性能和运动规划性能、重复定位精度等方面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受此影响,在150kg—220kg的大负载机器人市场,国产机器人正凭借性能优势和本土服务优势,加速开展国产替代。


作为国产机器人领域为数不多能够覆盖工业、协作全产品线的企业,珞石在前不久已经将其工业机器人负载上限提升至最大220KG,协作机器人提升至20KG,拥有了更多响应汽车、光伏等新兴市场需求的能力,未来能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给客户提供更大的价值。


1.png



全新产品亮眼

         

机器人大讲堂了解到,珞石最新发布的NB80和NB220系列目前共有五款机型,能满足一条汽车产线上50—300kg的各类负载的生产需求,其中珞石NB80系列的负载能力为最大80kg、臂展最大2600mm,NB220系列负载能力为最大220kg、臂展最大3200mm,是国内同级别臂展更长,负载更大的产品。


优秀的手腕能力是本次珞石NB大负载系列产品的亮点之一。珞石通过关节负载校核技术和零部件构造设计技术,增强了机器人456轴的手腕能力,这一改进使得NB系列产品能够针对大尺寸、大惯量、偏心远的工件进行更稳定且更高精度的动作,从而减少产线停工时间,实现更好的可维护性能。这也使得NB大负载系列产品非常适合汽车、光伏等存在大尺寸工件处理场景的行业。


在整体性能上,得益于珞石近年来自研自产的xCore底层控制系统,以及对伺服和运动控制系统的持续改善,珞石NB系列大负载产品整体具有很典型的高节拍特性,各轴高速段性能优异,让机器人可以又快又稳地将工件进行移动摆放和加减速运动,远超国内大多数大负载机器人在高速段的表现。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NB80&NB220系列机器人本次也具备了更高的防护等级,整机IP65,手腕IP67防护,能帮助企业在多种恶劣工况下保持高效的生产能力。


借助长臂展、大负载、强手腕能力、高防护等级的特性,目前珞石NB80和NB220系列产品正在进入汽车产业链上下游,推进车身点焊、大重量锂电池搬运、总装下线上下料搬运、发动机缸体缸盖装配等应用,也正在进一步打开座椅搬运、光伏花篮搬运、机床上下料等更多场景的市场空间。

 

       

除了NB80和NB220系列工业机器人,xMate CR20则是珞石新推出的一款大负载协作机器人,负载高达20kg,工作半径长达1798 mm。得益于工业领域领先运动控制技术OptiMotion、TrueMotion,CR20同样能在负载能力提升同时兼顾高速高精度。

         

同时,作为一款大负载协作机器人,CR20延续了珞石xMate系列的无控制柜一体化设计和新一代关节力控技术体系,每个关节配置高精度力矩传感器,具有1N超轻拖动示教、灵敏碰撞检测、图形化编程等功能特性,广泛适用于码垛、搬运、上下料、焊接、打磨、装配、螺丝锁附等柔性化作业场景。

         



如何做好大负载?

         

珞石机器人的负载为什么越做越大?在产品和研发上,珞石近年来到底进行了哪些大动作?机器人大讲堂与珞石研发人员进行了深度沟通,找到了一些珞石朝着大负载领域不断进军的秘诀。

         

根据珞石机器人首席科学家Chris WANG介绍,积累是本次珞石厚积薄发推出高性能大负载机器人的重要因素。珞石在机器人领域有着8年的优秀技术积累,且早在2年前就在日本设立了研发中心,能够很快联合日本研发中心的先进经验、理念与方法,消化、吸收全球领先的机器人技术,并逐步形成更高品质、更高可靠性的全新研发体系。

         

借助全新的研发体系,珞石沉下心来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针对客户的各种可能的使用场景进行详细分析,让产品更贴近市场。通过针对场景需求制定全面合理的适合于客户场景的性能指标,并以此为方针指导机器人的详细构件的正向设计,珞石与客户合作开展整机功能、性能以及寿命试验,同时目标明确并且持续不断地进行对控制系统的优化调参、机电系统的改良,零部件的修正,最终完成了具有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大负载机器人研发。

         

         

同时机器人大讲堂了解到,在大负载机器人研发过程中,珞石内部还采取了一种高效的仿真系统。得益于这种仿真系统的应用,珞石大负载机器人的研发有了可持续性支撑。

         

具体而言,借助该系统,工程师可以导入客户应用场景后,在机器人的速度、负载能力、几何尺寸等规格假定的情况下快速获取到机器人的响应结果,并且判断客户不同工况下机器人的基础性能和可靠性情况。在此基础上,珞石研发人员能通过仿真系统中的开放参数,给出合适的调参范围,从而得出最适合产线的加减速,最高速度和机器人姿态等状态值。这不仅可以帮助客户优化产线节拍,优化场景布局,对于珞石自身产品的正向优化和迭代也起到了快速试错的积极作用。

         

不仅如此,对于机器人在某些严苛工况下的表现,此仿真系统也能给出重要的理论数据,以供研发人员进行设计修改。

         

例如大负载机器人零部件温升模型的建立和摸底检测对于提高机器人的使用寿命和降低故障率就至关重要。这是由于电机与减速机长时间高负荷运转往往可能会超过其适用温度,为了避免升温后的减速机异常磨损以及电机的高温故障就需要建立该类模型,来准确判断机器人运行阈值。珞石结合电机和减速机的温升模型以及通过结构的热流仿真,能快速判断不同工况下可能出现的高温故障风险,对于客户产线的可靠性级别有了更好的预估。




结语与未来

         

由于国产大负载机器人起步较晚,目前国产大负载机器人在市场销量上还有非常大的空间。珞石机器人首席科学家Chris WANG认为,未来10年时间,中国市场上会对于50公斤—220公斤机器人有着最大级别的需求量,新能源、光伏、锂电池领域的大负载机器人需求会日益提升。在国产机器人与产业链伙伴的共同努力下,基于良好的市场正向反馈,国产机器人厂商有望持续优化研发体系和生产流程,为制造企业建立更优秀的产业链支撑。

         

目前,珞石机器人已经实现3-220kg负载的全产品矩阵,工业机器人产品线负载能力覆盖4-220kg,柔性协作机器人产品线则拥有ER、CR、SR三大产品系列,负载覆盖3-20kg。

         

6.jpg

         

工业和协作大负载齐头并进的背后,是珞石立足行业需求,解决客户痛点的持续追求。通过致力于提升客户服务能力,珞石全产品线和更大负载的特点,使得客户可以选择丰富的机器人型号和功能,满足不同领域和场景的需求。这种全产品线策略不仅拓宽了机器人的应用范围,还为客户提供了更多选择和灵活性,让客户能享受到更全面、更高效的机器人服务。

         

珞石透露,未来还会推出300kg以上更大负载的产品,以更大更强的负载能力使得珞石机器人在各种应用场景中更具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珞石也将持续建立专业的客户服务团队,关注客户需求,加强技术创新,为客户提供及时、高效的售前咨询和售后服务,满足更多的场景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和信任度。

         

机器人大讲堂认为,珞石大负载工业、协作新品的出现,已经展现了国产机器人新势力全新的技术实力和产品应用价值,将使得国产企业能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希望珞石能够未来在重视技术和研发的大环境下,不断探索机器人的能力边界,用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开启国产机器人的新征程。


7-大负载宣传片片尾.gif


最新新闻
申请样机
回到顶部